在黨史宣講活動中 引導青少年關注價值觀的建構
價值觀是人的主心骨,人生旅途的導航標,是個人人格結構的核心。一個人如果沒有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是立不起來的。青少年時期是人一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適時對青少年進行價值觀教育,無疑是十分必要的。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奮斗歷程所形成的偉大精神是培養積極向上價值觀的寶貴資源,將價值知識融入到宣講紅色故事的過程中,引導青少年思考“什么值得,什么不值得”,使他們自覺進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對價值觀的建構會有重要作用。
既講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又講價值知識,引導青少年思考“我的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歷史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也是黨的建設的寶貴資源。宣講黨的歷史,傳播黨的偉大精神,目的就是起到教育、塑造人的作用。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內憂外患、環境極其艱難的條件下浴血奮戰、砥礪拼搏,引領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的精神。通過講述共產黨的奮斗歷程、中國共產黨人努力拼搏的奉獻精神,使學生受到教育和鼓舞。這種講授方式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如果在講授過程中結合講授一些價值知識,如價值概念、價值判斷、價值推理、價值選擇、價值決策等,宣講的層次將得到提升,宣講效果會更好。
人們總是通過知識把握世界,價值觀念是在價值知識、價值心理和事實知識的作用下形成的。在講述紅色故事過程中與講解價值知識結合起來,實際上就是以黨的歷史作為題材的價值觀教育。這樣可以促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理解共產黨人屢創奇跡背后的價值觀,加深理解共產黨為什么“能”,感悟到榜樣的力量和作用,啟發他們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進而審視和校正自己的價值觀。
既講共產黨人“怎么做”也講“怎么想”,啟發學生思考“為誰奮斗”
所謂“怎么做”,是指做事的方式、方法、作風、行為表現、活動效果等;所謂“怎么想”,是指內心世界、愿望、志向、思想觀念等。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行動,把兩者結合起來,并且突出講解“怎么想”,更有利于回顧歷史和傳承紅色基因。
在宣講黨史過程中,要想辦法引導學生理解共產黨人“怎么想”。比如,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價值追求、家國情懷、理想信念等。主要目的是啟發學生思考“為誰奮斗”這個問題。為什么人的問題,是價值觀的核心問題,決定著價值觀的性質。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能夠不斷地創造奇跡,是因為她搞清楚了為什么人這個關鍵問題。那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就是價值觀的核心。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價值原則是個人與社會的辯證統一。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問題,把這個問題解決好,就能找到穩定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找到力量的源泉。讓學生思考這個問題就是啟發他們從共產黨人“怎么想”中吸取滋養,找到答案。促使他們自覺向英雄模范學習,樹立理想信念,確立“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價值導向。
講英雄模范的成長軌跡,引導學生思考“我需要什么”
中國共產黨一百年的奮斗歷程,涌現出了無數感天動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他們是民族的脊梁,是時代的先鋒,成為人們崇尚和敬仰的光輝榜樣。我們講英雄模范的故事,既要講他們的輝煌業績,也要講他們成長的過程,使得學生更容易被他們的思想所感染,為他們的精神所折服。講英雄模范的成長過程,主要講他們思想觀念的形成、情感意志的培養錘煉、智慧的啟迪、品格的砥礪等。而這些都是他們之所以成為英雄模范的必經之路。每一位英雄模范都不是天生注定的,都是從一個平常的普通的人作為起點的,都有一個直面不同環境條件的歷練過程。讓學生了解英雄模范的成長過程,不僅能啟發他們認識到輝煌業績的價值,同時也會認識到成長過程的艱辛和重要,認識到一個人要成為有用之材并有所建樹,須要經過艱苦的磨礪,需要在磨礪中形成自己獨立的思想、健康的情感、優良的道德品質和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真才實學。價值觀來源于社會實踐,主體需要和自我意識是價值觀形成的前提條件,人的需要是最根本的價值標準。讓學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就明確了進取的方向、努力爭取的自覺和應該持有的態度。
(作者受聘為自治區關工委五老宣講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宣講組”成員)
原標題:在黨史宣講活動中 引導青少年關注價值觀的建構